查看原文
其他

【科学防疫 你问我答】居家期间如何正确防护、调整心态?专家建议来了→

浦东发布 2022-03-12

疫情期间,人们的生活模式、工作状态、活动范围、社交距离受到不少影响,也容易让人产生焦虑、紧张、失眠、强迫等情绪和行为。


如何坦然面对这些问题?跟小布来听听专家建议↓


在居家生活中,如何降低感染的风险?有哪些措施?

首先,要关注家人的健康,如果家人出现发热、干咳、鼻塞、流涕、乏力、咽痛、嗅(味)觉减退等症状,请在自己和家人有效佩戴口罩的情况下及时就近到发热门诊就诊,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。其次,外出返家后及时洗手。对于快递包裹、外卖等,尽量与快递员无接触收取,收取后在室外去除外包装,怀疑有污染时,可使用消毒湿巾等对包裹外表面擦拭消毒。同时,减少不必要的家庭聚会。收到流调提示短信后,立即主动联系所在的社区、单位,及时告知收到短信的情况,并按照属地要求落实核酸检测等疫情防控措施,同时做好个人防护。

家庭应选择或者配备哪些消毒用品?

家庭可以配备必要的消毒产品,如便携免洗手消毒剂、酒精棉球、消毒湿巾、碘伏等,消毒产品尽量选择已备案的、知名企业品牌的。
同时,在门把手等高频接触部位应有适度的预防性消毒措施,在使用消毒产品时一定要遵循说明书,注意安全。

在室内的通风、换气上应如何正确操作?

对于日常的空气消毒,建议首选开窗通风换气,这种方法简单易行,安全可靠,在天气逐渐变暖的情况下,可以持续开窗通风,至少保证每天2~3次,每次30分钟以上。
在通风不良的情况下,可以借助机械通风,将所有排风完全排至室外。一般在开窗通风的情况下,通过窗户通风和邻居家的气流交叉而造成感染的风险极低。但要适当注意卫生间的地漏和洗面盆的下水道气流,定期给地漏补充水,如果明确知道洗面盆的下水无弯管的,每次用完及时将下水道堵上。
在选择空气净化、消毒机时,需要注意,臭氧、二氧化氯等化学类的机器不能在有人的情况下使用。同时,紫外线灯、雾化器、加湿器消毒并不适合家庭的空气消毒,使用不当反而可能有害。

居家隔离时情绪很不好,怎么办?

首先要知晓。居家隔离期间,的确可能会出现因不确定而带来的情绪反应,比如焦虑等。
其次聊兴趣。我们可以通过电话或网络多和朋友聊聊大家的兴趣爱好,如果发现适合自己的不妨尝试。
第三应放松。感到焦虑时可以每天做1次呼吸训练,每次约5分钟:首先找一个舒适的位置静坐,然后闭上眼睛用鼻子吸气,用嘴巴呼气,缓慢吸气呼气,默数“12345”,数到“5”的时候缓慢呼气,这样从头到脚渐次放松全身肌肉,一个循环下来以后再重复,这样重复五、六次。


最近上海连续出现新冠肺炎新病例后,和朋友亲戚见面的机会又少了,我感觉很孤单很无聊,怎么办?

“隔离病毒不隔离爱”,我们可以探索更多沟通和交流方式,比如在网上同样可以和亲友“见面”,还会带来不一样的体验。疫情也让家人之间有更多的嘘寒问暖、相互关心。当然,如果情绪持续低迷、难以摆脱,建议寻求专业的支持和帮助。

有没有评估方法及时了解自己的心理情况呢?

最便捷的方式就是通过专业机构提供的线上或线下评估(如自评问卷等),获得较为客观的结果。评估的同时,还可借助评估反馈的信息进行自我或专业指导下的调适,改善心理状态。当然,也可拨打上海市心理援助热线021-962525,电话的另一端总有人守候。

小布再来送上几个
疫情防控心理锦囊
↓↓↓

锦囊一:主动出击,自我调整

积极应对是克服恐慌最好的方法,尽量保证正常的作息,保持健康的身体状态。还可以学习放松练习,如腹式呼吸,也可以找亲友聊聊,听听他人看法等。


如果自我调整后仍不能走出心理困境、并且持续两周以上,要及时寻求专业人员和机构的帮助!


锦囊二:保持节奏,找到心理掌控感

首先,放下一直关注的负面问题,去关注有意义的事情。比如,疫情反复造成原来的聚会计划泡汤了,如果此时换一个安排,比如在家刷一部一直没空看的电影,或和家人动手做一桌美食……都可以重拾好心情。


其次, 学会转变思维,换个积极的角度看问题。比如,准备了很久的重要会议因疫情取消了,但并不意味着准备工作浪费,当疫情平稳后,重新组织会议时会节省很多时间、精力。


编辑:倪竹馨

* 转载请注明来自浦东发布官方微信


*【科学防疫 你问我答】做核酸有哪些注意事项?一起来看攻略→

*【引领区进行时】浦东高质量推进低碳示范创建,现代化大楼蕴藏低碳环保“密码”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